一、 | 冬季與初春是諾羅病毒及輪狀病毒好發的季節,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,主要是經由糞口傳染,透過曾與病人接觸、食用遭污染的食物或飲料等都可能造成感染,感染後1-3天開始出現腸胃炎症狀,視個人健康狀況,症狀可能持續1-10天。主要症狀為水瀉、嘔吐,並可能伴隨頭痛、發燒、腹部痙攣、胃痛、噁心、肌肉酸痛等症狀,嬰幼兒、老年人、免疫不全者症狀可能較為嚴重。 |
二、 | 有關預防諾羅病毒疫情及因應乾旱衛生防範措施,請各校注意宣導事項如下: |
(一) | 諾羅病毒等腸胃道感染疾病係透過糞口途徑傳播,請加強衛生教育,包括不生食、不生飲及養成勤洗手的良好個人衛生習慣等;校園內提供完善充足的洗手設備,並備有肥皂或洗手乳,以利維護個人衛生;因應乾旱缺水時,可使用乾洗手或70%酒精代替洗手。 |
(二) | 請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,防範腸胃炎疫情發生。 |
(三) | 學校加強校園食品安全管理,對於設有廚房者指定專人督導,外訂盒餐學校應派員或委託代表到廠了解供應食材來源、環境衛生與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等措施,食物或飲用水應充分煮熟(沸),且不吃生冷食物或生飲水,餐具清洗需確實,以減少病源傳播的風險。 |
(四) | 諾羅病毒對於環境及消毒藥品具有較高的抵抗力,病患的糞便或嘔吐物應使用較高濃度的漂白水消毒處理,以去除其傳播能力。 |
三、 | 相關防疫資訊,請依據衛生署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網站專業版(首頁>傳染病介紹>其他傳染病>病毒性腸胃炎)進行防疫措施。 |